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義烏,給我最大的感受有兩點,一個是,產品賣不完,根本就賣不完;再一個就是,產品便宜,特別的便宜。衣服、玩具都是按斤稱,十幾塊錢甚至幾塊錢一斤的賣,只要你想采購批發,什么條件隨便提。
所以這兩年大家都感覺很難,但不幸的是可能明年更難。那么在當下這個環境下,開發產品需要注意什么呢?
在我看來,有三點非常重要,第一點,不要開發同質化產品;第二點,嚴格控制成本;第三點,要遵循市場驅動產品的規則。
一、不要開發同質化產品
功能形式都類似,只是更新外殼的產品,從開發那一刻起,就注定了是個正確的錯誤。
說正確因為這個辦法最容易,那錯誤,是因為這個辦法以后不靈了。
因為大多數C端的產品都足以飽和市場,互聯網進入增速下滑甚至停滯期,增量競爭轉化成存量競爭。現在只要能清理完庫存就很不錯了,這也是拼多多為什么那么卷的原因。
有人不明白為什么網上的東西咋那么便宜?
這么說吧,產品花幾十萬已經把模具開了,那剩下就是賣料的,ABS料一噸是1W2左右,廢料回收的價格一半都不到,就算是用原料,一斤的成本也就是五六塊錢,十幾塊錢一斤的產品除去各種費用還能賺不少。
所以,如果不是足夠好的產品,就是搞出來也得按斤賣。
二、嚴格控制成本
無論是高端市場還是低端市場,無論是C端市場還是B端市場,都一定要嚴格的控制成本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今年這個大環境下,現在各行各業都莫名的缺錢,貨比八家的情況非常的普遍。
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夠給產品帶來很大的優勢,如在保持售價不變的情況下,可以增加利潤空間;削減不必要的開支,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;減少財務風險等。
三、遵循市場驅動產品的規則
開發產品前一定要深入的摸透市場的情況,不要嫌麻煩,前期的市場調研是相當重要的,不是說單純的在一些購物平臺上看下數據,幾個朋友聊聊天就搞定了。要洞察市場真正的痛點,甚至打通必要的市場渠道,每家企業的情況都不一樣,別人敢下水摸魚,那是因為會游泳,而不只是看到了魚多。
如果不了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,跟風一樣的開發產品,容易導致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,從而導致庫存積壓。
如果你也有想法開發新產品,歡迎咨詢交流~